摘要:
&nb...
此刻已是永恒——评电影《人工智能》
周猫又
看罢影片,心中久久不能平息。
影片一开始在人工智能专家们的讨论中便开门见山提出了疑问 :如果这个机器人真的能够对人类付出真爱,那么人类又对他有什么责任呢?随着剧情的发展,影片进一步揭示出的人文核心问题是:到底什么才是人类的本质?如何区分人类和机械?是自主思考的能力吗?如果机器人能够真正的爱,那么机器人能否被当成真人对待?人工智能培育出的爱就不值得尊重吗?
一、关于机器人的道德问题
电影的主线剧情是由机器小男孩David被带到Monica的家开始的。Monica的儿子马汀因为患病长期在医院疗养不能回家,Monica由于爱子心切总日郁郁不欢。丈夫Henry为了帮助Monica摆脱抑郁困扰,把公司的最新研究成果——会爱的机器人小孩David带回了家。
David的首次出场十分特别。门口打开时,镜头表示了Monica看到的景象——David的身影在背后的强光中淹没而无法被看清,只能看到一团诡异的黑影。这种非人的印象为后来Monica一开始对David怀有恐惧做了铺垫。
后来Monica终于决定要领养David作为自己的儿子,通过念词程序启动了David对Monica的爱(对于Monica来讲,David对自己的爱其实是一种机能,虽然David不可能意识到,但是Monica还是因此不能对David完全信任。)从这一刻开始,David对Monica的爱不可逆地刻录在他的硬盘上,成为了他生存的唯一理由。
Monica真正的儿子,马汀的归来让David独占Monica 的爱的美梦破灭了。马汀表现出对机器人明显的鄙视,他把David当成“新的超级玩具”,故意怂恿David去剪Monica的头发,欺骗他这样便可以得到Monica的爱。可惜行动失败伤到了Monica让Henry对David开始充满防备心理。Henry说:“如果他真的会爱,那么他也一定会仇恨。”其实这就是人类的自私所在,因为不相信别人会全心全意不求回报的深爱自己,所以自然也不会对别人付出全部真心的爱。
最后Monica还是放弃了David——为了保护她真正的儿子的安全,抛弃身为机器的“假”儿子David。尽管David对她的爱是如此的真,甚至比她的亲生儿子深切。
在这里有必要探讨一下Monica对David的态度应该怎么看待。事实上,我认为Monica对David的态度本质上与机器人屠宰场里的人对机器人的态度并没有多大差别,只是Monica多了些人情味而已。人类对机器人的爱不是真爱,是有条件的爱。就像影片另一个拥有高等人工智能,为女人提供性服务的机器人乔对David说的:“她爱的是你为她做的事。她并不真的爱你。”因为David给原来抑郁的家庭里带来了欢笑,所以Monica爱护他;因为David伤害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为了保障亲人的安全所以要抛弃David。很显然就是一种利益权衡的过程而已,无论David的外表被做的多么逼真,他的爱多么真实,他都是“机器”,是异己。排除异己是人类的本能。这种本能的另一种表现是人类对日益强大智能的机器人的恐惧。如果机器人能够与人类无异般思考,人类一定会感到空前的威胁,并想方设法的消灭它们。机器人屠宰场的存在便是这种思想的具体表现。
机器人屠宰场就是Monica口中的“现实的世界”,是人类残暴和杀戮本性的彻底暴露。这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它们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医生,有的是性服务者。它们的出现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它们都是人类的工具。(David其实也是一种工具,他的用处是给失去孩子的家庭带来爱。)在他们无法继续为人类提供优质服务的时候,就会被送来机器人屠宰场,让狂热的反机器人主义者以破坏它们为乐。
这里有一个小细节,掌控机器人屠宰场经营权的大叔要观众决定要不要处决David,他喊了一句话:“身上没有晶片的人,扔出第一块石头!”这段话很明显来自于耶稣的一个著名的故事:“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这表示人们认为身为机器人便是罪。活生生的人便无罪,就可以对有罪的人宣判。这真是非常的荒谬,人类毫无羞愧地彻底利用完机器人后便道貌岸然的宣称它们有罪,这难道不可笑,不自私吗?
二、库布里克与斯皮尔伯格两种不同风格的融合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是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继承另一著名导演库布里克遗志拍摄的作品,他们各自有不同的表达风格,一般认为在《人工智能》的三分之二处,即David被困在海底为止的剧情代表了库布里克的人文理念。此后的剧情就是斯皮尔伯格的温情风格的开始。知名的影评家周黎明在该片影评中认为影片应该在三分之二处就结束,“因为后面的情节无论从戏剧张力还是视觉冲击力来看,均有点‘压不住’。也许这就是好莱坞非明文规定的大团圆结局,也许库布里克不会同意这画蛇添足的一笔(但他的《2001年太空漫游》也有类似欲罢不能的结尾),总之,这个并不光明的‘光明尾巴’只能让人感觉好受一点,但无助于情感的升华(catharsis),远没有雕像和大卫连同全世界都被冰封的画面效果,没有那种文艺作品进入最高境界时受众和戏剧人物之间产生的高度情感交融(pathos)。不过,从纯科幻及心理学角度讲,这个结局仍颇有嚼头。”
本人认为这个靠外来的高智能生物来实现David愿望的结局并没有对影片的讨论主旨起到推进作用,甚至是在最后关头模糊了焦点。它让观众沉浸在催人泪下的母子情深中而忽略了机器人和人的矛盾其实根本没有解决的客观事实。这个结局中假定了一种理想的情况:没有Henry,没有马丁,没有其他任何人来抢走Monica的爱。在这个只有David和Monica的静止时空中,David的机器人身份变得完全不重要。这大概就是斯皮尔伯格的温情风格,不愿对小机器人David太过残忍,于是满足了他的愿望。不可否认,斯皮尔伯格在这段剧情中将David对Monica的爱处理得极其细腻,让影片在最后平添了一抹暖暖的温情。尽管这份温情与影片前半段的残忍现实显得格格不入。
这的确使整部影片显得人格分裂,但是只要知道这是两位导演不同风格的表现,我们大可以把它当做是对同一个问题的两种不同答案:前者认为机器人与人的矛盾永远无法解决;后者相信真挚的爱终究能让人类回归理性,与机器人和平相处。这样看来,这种双结局的处理并无伤大雅。
影片巧妙地采用小男孩机器人David寻找能把自己变成真人的蓝仙女的冒险旅程作为主线,象征了儿童成长过程中自我概念形成的过程。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在母亲眼中是独一无二的,希望能独占母亲的爱,希望母亲永远都不会死去,永远陪伴自己。在历经重重磨难之后,David最后在制造他的哈比博士那里发现了最残忍的真实——自己并不是独一无二的,自己只是千千万万个机器人复制品中的一个。可是,他对母亲的爱依然没有退减,他依然虔诚的祈祷蓝仙女会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人——他相信只要自己变成真人小孩,母亲就会像爱亲生儿子一样爱他。影片最后的一个场景,被外星人复活,却只有一天生命的Monica最终要永远的沉睡了,但是David已无遗憾。他坦然接受了Monica的离去,因为Monica已经给了他所渴求的独占的爱,承认了他独一无二的存在——对David来说,这一刻已是永恒。
2009-9-21